天津O2O商城建設:運營如何跟上技術與需求
無論是從線上下單到線下體驗,還是在線下嘗試后返回線上消費,O2O將線上與線下有機聯系在了一起,也成為所有商場未來運營必備的技術,其核心是商場運營方如何跟上技術與需求的迭代速度。
若商場是一個可感知顧客的智慧體,就能使決策更簡單精準。購物中心O2O商城建設的路徑是“用戶關聯-流量粘著-數據引導-流量精準導向,在線上、線下互相融合的當下,不少傳統商業中心也開始嘗試用“互聯網”參與商場運營,各大商場的APP、微信服務號等層出不窮,但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
“很多實體商業總是想著一步到位,但在會員量還沒到一定數量級的情況下,不僅吸引會員的成本高,也難以將會員服務做好。”
數據顯示,中國在建購物中心規模居全球首位,全國有約3000家購物中心,但超過九成以上購物中心都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正因此,曾有實體商業管理、運營經驗的大佬開始選擇跨界,嘗試用互聯網對傳統商業的運營進行改造。
“未來的商場將轉變為一個區域的數據、文化和金融的樞紐”。
以招商為例,以往都是先招商,收取品牌較高的租金再推銷給消費者,互聯網邏輯則應采用社群前置運營,先建立核心客戶,根據他們的需求再跟品牌對接招商。
流量變現的途徑有多種。天津大悅城(論壇 戶型圖 房價 動態 微博)曾搞過一次瘋搶節,一天的全場折扣帶來了20萬會員到店。營業額方面,商場自有的場內商家銷售了2千萬,而在商場臨時設展位的場外商家賣了1.3億元,其中包括汽車、剛需房、韓日旅游產品等。“這些產品的共同特點是,目標客群都是大悅城的年輕會員群體。”
而拉起百度、騰訊做電商的萬達,也開始嘗試利用其大會員數據,了解這些會員消費的次數、額度、喜好并將其連接和掌握起來,然后根據大數據做招商和商家的布局調整,從而“曲線變現”。
“事實上,以流量計租也是逼不得已。”越來越多品牌正在全渠道化,比如一些快時尚品牌自身就在做線下試衣、線上購買的系統建設,而這部分銷售是銷售監控設備無法監控的。一旦未來購買下單直接在品牌商的APP產生,監控就無從下手,這也迫使實體商業思考流量變現方式如何轉變。
擁有國內頂級的設計、技術團隊和多年互聯網軟件開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