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信已經進入了穩步發展時期,一方面是公眾號環境和電商的蓬勃發展,另一邊是不斷出現的認為微信紅利期已過的悲觀論調。那么在2017年年底之際,我們來談一談微信未來的前景。
1、個人為主體的公眾號大批涌入
不管公眾號能否賺到錢,能賺到多少錢,就憑一句話,都足矣讓每個人都期望擁有一個自己的公眾號: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公眾號的最大作用是占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流量入口,就好像在PC時代,我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一樣的道理。
2、中小企業大力推進企業品牌公眾號的運營步伐
如果說2014/2015中小企業對公眾號還處于觀望和試水階段的話,那么2016年,中小企業就已經走過了這個階段,已經可以開始發力了,通過1-2年的運營,2017年已經發現了其中的甜頭。 各大知名人才招聘網站關于新媒體運營和微信運營人才崗位的數據也是日益增多,在每個崗位的薪資待遇方面也幾乎于傳統的電子商務相關職位的工資匹敵,這說明一個問題,說明企業在這一塊的需求日益旺盛。
3、集團公司、外企、政府機構加速進入
集團公司、知名品牌,在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領域不是沒有嗅覺到,而是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資金,有人力,有資源,當看到一個新興行業起來后,并且有十足的把握勝券在握的時候,只需要一聲令下,一夜之間粉絲上百萬那是輕易而舉的事情。
4、自媒體號依舊是生力軍,會產生更多融資案
從用戶的關注比例上看,自媒體號占到了29%,在2017年,自媒體公眾號發展速度會放緩,會隨著時間的增長淘汰一大批,最后能冒出頭能留下來的就是勝利者,有大量高質量的精準粉絲、清晰的可觀的商業模式的公眾號更是能得到資本的青睞。
5、流量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有粉絲和流量的公眾號會粉絲越來越多,沒有粉絲和流量的公眾號會越來越難做,粉絲的增長也是非常的困難。走出了瓶頸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推廣方式和渠道后,獲取粉絲和流量就變得非常的簡單,如果沒有找到,特別是一些新創建的公眾號,會被日益不理想的用戶增長數據所嚇倒,甚至放棄。
6、公眾號文章閱讀量會更低廣
微信圖文的閱讀數出現了疲軟,發布強度提升,但是平均閱讀數量下降比例占到了30%以上,發布強度和平均閱讀數能一同上升的占到17%,換句話說幾乎80%的閱讀數量都不是運營者所滿意的,不過也符合市場的二八原則。 隨著公眾號數量的不斷增加,個人、企業、集團、政府等不同角色和主體的加入,圖文的閱讀量總體會更加糟糕。
7、獲取用戶的成本會更高
這個市場已經成型,隨著官方的各種營銷手段的監管,以及用戶自身的市場被教育,再也不是當年的那么小白,成本上升是自然的事情。就連僵尸粉的市場價也是一個月翻幾倍,微信用戶的獲取成本一定會更高。
8、運營方向上選擇小而美,精準到某個具體的需求點
現在做公眾號如何還想著做大而全的公眾號,如果是沒有什么資源的,這個市場已經非常的飽和,基本上沒有太大機會去超越那些已經做得很大的大號。想要突出重圍,異軍突起,只能是做小而美。
我們擁有國內頂級的設計、技術團隊和多年互聯網軟件開發經驗。